許多人拿萊特幣(LTC)與比特幣進行比較,原因是它與比特幣有許多相似之處,因為它是基於比特幣的原始源代碼開發出來的。簡單來說,它是一種點對點加密貨幣,由前Google谷歌員工Charlie Lee於 2011年創立。初創時的目的很簡單,就是挖礦過程更快,交易更有效率,相對比特幣便宜,直接說,就是比特幣的改良複製品。(有興趣可參考官方網站:https://litecoin.org/)
如果要比較萊特幣(LTC)與比特幣(BTC),以下是一些細節上的區別:
總市值 TVL
無可否認,萊特幣的市值較比特幣小,在發佈此文時,價格大概$200美元,總市值約132億美金,交易量依然很大,但相比起比特幣Bitcoin,當然是還有很大距離。
發行硬幣總數量 SUPPLY
總所周知,比特幣在區塊鏈上只會有大概 2100 萬個幣可以開採,而萊特幣大概有8400萬個,數量雖然是多,但依然是具有罕有性,也是能帶動價格升幅的原因。
運算方法 ALGORITHM
跟比特幣一樣,「礦工」必須成功解決複雜「數學問題」才能將加密貨幣的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中。最大的分別,相信是比特幣採用SHA-256算法,而萊特幣則採用Scrypt算法,前者利於在挖掘過程中具有最大處理能力(CPU 挖掘)的系統,後者有利於具有最大量隨機存取存儲器 (RAM) 的系統進行挖掘。
交易效率 EFFICIENCY
萊特幣的一個優勢,是比特幣速度的四倍左右,有利於處理金融交易,和其他需要更快交易的應用,當然,今天有更多區塊鏈平台能夠處理更快的速度,例如SOLANA,FANTOM,CARDANO等等。